浙大管院老师团队连续四年荣获浙大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称号

11月3日,浙江大学第五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答辩评审会圆满落幕。26个候选团队通过现场陈述、专家提问等环节,由评审组票选出了10个研究生五好

发布时间:2015-11-05来源: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41

    11月3日,浙江大学第五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答辩评审会圆满落幕。26个候选团队通过现场陈述、专家提问等环节,由评审组票选出了10个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其中,韦德官方站网页版马庆国老师作为主导师的NeuroManagement团队成功获得“五好”导学团队称号。这是管理学院连续第四次获得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称号。

2.jpg

网站评审公告部分截图

1.jpg

浙大管院马庆国教授带领的NeuroManagement团队

    所谓“五好”,就是:爱生如子好;尊师重道好;同学互助好;文化建设好;团队业绩好。五大方面,面面俱到,实属不易。导学关系的和谐发展,正是全面培养研究生、传扬教学相长、师生相宜、团队共建、和谐发展文化氛围的重要体现。

    浙大管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未来领导者,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在硕博研究生的培养中,导学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管院教师们心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此,学院大小导学团队渐渐形成了独特的团队文化。

管院“四连冠”

 

 

 

1.吴晓波团队荣获浙江大学第二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

3.jpg

    吴晓波院长带领的Elite团队(精英团队)依托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是韦德官方站网页版一支充满活力与健康力量的优秀团队。团队聚集了一群来自不同国家、具有多元研究、怀抱崇高理想的老师和学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高度的国际化是该团队的突出特点。

    在学术科研方面,团队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及经济发展中总体上的后来者地位,率先在国内提出“二次创新”理论,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开创性地构建了基于“设计-生产-服务”(DMS)三层网络互动的全球化制造网络管理理论框架;率先开展基于包容性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近年来基于“组织学习”与“价值网络”的研究,团队以全新的视角突破了西方创新管理理论范式的囿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基于发展中国家情景的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得到了国际创新管理学术界的重视。

    在团队国际化方面,不仅有优秀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不断进入团队,而且团队也形成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国外输送优秀人才进行交流学习的机制。至今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Warwick大学、英国雷丁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瑞士洛桑大学、意大利Bocconi大学联合培养了若干名博士生。此外,Elite团队一向崇尚“Study hard,Play hard”的工作学习观,每年的春游和秋游活动,以及年底的元旦晚会已经成为了团队“优良”的集体活动传统。

4.jpg

2.魏江团队荣获浙江大学第三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

 

 

 

5.jpg

    魏江教授带领的韦德官方站网页版Co-learning 团队依托国家教育部“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是一支锐意进取、团结友爱、富有活力的团队!团队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管理实践为依托,强调学以致用;以求是创新的治学态度,打造学术精品;以传播知识、服务社会为己任,奉献才能和智慧;构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团队氛围,展现欣欣向荣之势。

6.jpg

    团队专注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发国际化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以项目组为小组纽带,交叉协作,同时通过留存文化的积累,丰富发展团队的思想精华,持续构筑一个真正优秀的团队。团队国际化方面,一方面吸纳了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另一方面团队也形成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国外输送优秀人才进行交流学习的机制。

    Co-learning 团队“团队业绩”体现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近年来先后参与了“知识网络双重嵌入、知识整合与制造型集群企业能力轨迹跃迁研究经济结构转型”、“研发网络化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规律研究”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文化建设”体现在实行劳逸结合,注重休闲娱乐与身心健康,如组织系列羽毛球赛、跑步等运动和旅游等项目;“爱生如子”体现在导师们对团队成员思想建设、科研能力、个人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关心与指导上;“尊师重教”体现在学生与导师间的密切联系上,如入队仪式、谢师宴、教师节祝福等;“团队互助”体现在从学术、生活以及思想三个层面的同学互助上,如高年级同学在对团队低年级同学要履行“传、帮、带”的义务等。

3.黄祖辉团队荣获浙江大学第四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

7.jpg

    黄祖辉教授带领的CARD 团队全称China Academic Research for Rural Development,中文名为卡特,团队以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依托,是一支情系三农、乐于奉献、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团队!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农民市民化、农村土地、农村产业组织、农民合作、食品安全等。

    CARD 团队的主导师黄祖辉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农业经济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享有很高知名度,长期致力于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资政和人才培养,对中国“三农”,尤其是对浙江“三农”的发展与改革,做出了显著贡献。团队秉承着“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传统,深入农村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通过考察美国、日本、荷兰、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情况,扩展团队成员的国际视野,将国际最新理论、经验与中国的“三农”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了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三维一体”(历史维度、空间维度、制度维度与农民主体)的研究框架。

8.jpg

    团队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等刊物以及上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向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交相关成果要报和决策参考,其中有10 多篇得到中央领导(包括习近平书记、李克强总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和省部领导批阅或采纳。

4.马庆国团队荣获浙江大学第五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

9.jpg

    马庆国带领的NeuroManagement团队以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为依托,是一支秉承实践科学、立足交叉学科领域、瞄准国际研究前沿的团结友爱大团队!实验室主任马庆国教授最早提出了“神经管理学NeuroManagement”概念,开辟了管理学科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了神经管理学的分支架构,成为国际上与神经经济学并列的两大交叉学科领域。

    在交叉学科群涌现的近十年中,团队参与了神经工业工程、神经作业管理、神经人力资源管理、神经设计、神经工程管理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创立。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神经决策科学、神经经济学、神经工业工程学、神经营销学、神经信息系统以及军事作业、金融等。此外,团队目前已培养了博士108名、硕士192名,其中有2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获得过浙江大学学生最高荣誉奖项——“竺可桢奖学金”。

10.jpg

    NeuroManagement团队务实科研、“干中学”、团队合作的价值理念体现在各类团队活动中。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同时有效避免了实验室科研所容易形成的封闭、枯燥的弊端,促使团队成员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紧张、严谨的学术活动中。其中,存续近十年的传统活动有:一线实践、师门登山、期初期末恳谈会、团队文体竞赛等。

11.jpg

 

欢迎关注韦德官方站网页版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zjusom-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

 

f688e642bf75f679287066771f371ee3.jpg




 

关闭